[概述]汉史读后感多篇600字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东汉故事讲述的是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期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绿林好汉》、《赤眉起义》、《天知地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汉史读后感,希望你们喜欢。
汉史读后感1
通晓历史的人皆知,汉朝在建朝以来便狂放不已,刘邦的一曲《大风歌》便是证据。但在西汉统治后期,便太后掌政,从而出现外戚专权的局面,外戚在那时可以说是“皇上”也不为过,因为太后是他们的各种亲戚,且控制着小皇帝,所以他们就成了“老大”,到哪哪儿就得服从,是他们越来越骄纵,以至于王莽推翻的西汉,建立“新朝”成为皇帝.
东汉初期,发展形势一片光明,但到了后期,又出现了皇帝年幼,外戚专控的局面.后来董卓大祸天下,被义子卢布一占捅死,命丧黄泉。后来就出现了曹操、孙策、刘备、诸葛亮、赵云、张飞,关羽、马超等人,也就是三国鼎立.
但是,王莽此人仅为一个谋略家,不能说是政治家,当了几十年皇帝就被刘秀推翻了,刘秀便是光武帝.在刘秀推翻“新朝”之前有一个兄弟叫刘伯升,俩人志趣相投,便从故乡起义,招兵买马.当时还有一个预言;意思是王莽即将垮台,一个叫刘秀的人建立新朝代,不得不说这条预言应验了.刘秀在全国各地打仗时,刘伯升就死于非命,这预言彻底落在了他身上(刘氏遗孤王莽行使权力的傀儡)成为了光武帝,建立了东汉王朝.
汉史读后感2
秦人以三晋之士(商鞅、范睢、吕不韦、尉缭、李斯等)发迹,然而三晋士人偏实用,文化之中针对千秋社稷的考虑要远少于齐鲁诸人,这也是统一的秦王朝只流传了几十年就完蛋的原因。三晋之士也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不是被车裂就是退逐。秦朝大概对东方的文化,也只是利用的想法,所以后来焚书坑儒,毫无怜悯之意。
当年吕不韦写《吕氏春秋》的时候,笔杆子大多是三晋齐鲁之人。文中时常提到对秦人的鄙夷之意,但是仍然可以悬在城墙上让大家看,想来秦人似乎也并不真把这本书当回事儿。秦始皇把韩非子抓起来弄死了,不是说嬴政如何嫉妒贤能。不为我所用,则不当为他所用,这是秦人的哲学。韩非子写的东西虽然很好,很合嬴政的口味,但是其实也并不能作为行政纲领,也不能作为打败秦国的武器。所以,如果是在三晋或者齐鲁,韩非必不致死。
嬴政不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吕不韦献姬也没给赢政他爹,而且献的时候嬴政都9岁了。嫪毒更不是吕不韦的对手,就算在后期,嫪毒也没成过气候。司马迁写的《史记》,其实也有瞎掰的地方,比如“大阴关桐轮”纯粹就是胡扯。秦朝的法律很残酷,这也是跟秦人的哲学有关的。秦朝的道路还是很阔的,“要致富,先修路”的指导思想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刘邦就是一个无赖。刘邦手下的一帮家伙也都是土人,除了张良牛逼一点,是韩相之子。汉朝开国之后,帝王将相也都还是那副德行,一批土老冒。律法制度什么的,都是照搬秦朝,郡县制度也是跟着秦朝怎么样他们就怎么样。甚至连秦朝的“水德”都不带换的,依旧尚黑。
因为秦末汉初打仗打得太狠,什么都没有了。刘邦看到一个县城,忘了叫什么了,特别大,感慨了一番:“几乎有长安大了”。文景之治,也就是这两个皇帝特别勤俭,采用黄老之术治国,整一个“无为”。不过这样对老百姓还是有好处的,所以称做治世。刘彻当皇帝的时候,国家有钱了,就开始拽了。把匈奴灭了,还没事就去封泰山,好像一共去了十多次。其实封泰山,也是跟秦始皇学的,汉武帝也就参照秦始皇,嬴政怎么折腾,他就怎么折腾,动静更大一点才好。在玩法上,并没有出什么新的创见。
那时候的皇帝和大臣的关系,也就是家长和家臣的关系。没有后来那么复杂。开国的功臣们都死光了之后,就是用功臣的后代。等后代用完了,就没得用了,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考举,都靠推荐的。所以后世的大臣都是亲戚,比如霍光、卫青、王莽。所以后来汉朝官职爵位都开卖的了,反正也没人能当官,还不如卖了挣点零花钱。爵位可以用来抵罪,所以卖的还挺火。只有宰相这个职位是必须有爵的,所以当了宰相就会给一个爵。当然,比较高的爵位是不能买的了。开国的大臣们的分封也少得可怜,几百户而已。结果后来的七国之乱,居然是因为分封的太大了,景帝听了晁错的建议,把大家的封地都变小了,大家就都不干了。还是后来的武帝聪明:你不是大么,平均分到你的儿子们。这样大家都不乱了,也都小了,干巴巴一个破城,就是一个诸侯了。
那时候诸侯还是要受地方官管的,所以诸侯都不去封地呆着,都在长安蹲着。汉武帝觉得这不是办法啊,就让你们干活,一干活就好,就能撤你了。不过大家好像都还乐此不疲的样子,就不去封地。历法在这个时候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最开始的时候,是根据岁星(木星)的位置决定的年份,把木星在天上的位置12等分,于是就有了12天干的由来。但是木星跑一圈不是12年,所以后来,就干脆把12天干当作纪年手段,不考虑木星在哪儿了。因为木星跑着跑着会往回跑,不好定义,所以就把木星对应的天球上的位置叫做太岁,也定12个等分,这也就是太岁的由来。
汉史读后感3
因为前段时间心情比较抑郁,上网一口气买了十几本历史书,具体清单的名字就先不剧透了,随后会一一奉上书评的。现在就先和大家一起阅读一下这一本《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汉史》。
在献上书评之前,不得不先说一下两个很奇怪的现象——1.现在的书的封面都特别注重“噱头营销”,比如这本——“简到崩溃,笑到流泪”“一段段精彩纷呈的帝国往事,一个个鲜活而又富有个性的历史人物”,看完介绍以后,给读者一种——这么好看的书,那要赶紧买来读上一读的感觉。有的,则是附上“获得了某某、某某、某某等奖”“某某(大神、大V)强烈推荐”“总理爱不释手的书”.....当然,作用也是相当明显的,读者趋之若鹜。但是,读完以后,却总是没有我以前读的那些书那种让人惊艳的感觉。2.自《万历十五年》以后,《明朝那些事儿》(前面提及的这部书还算不错,考证推敲得还算比较严谨)等史评性历史作品,层出不穷,有小说式、调笑式、野史式、路边社式、猜测推断式、以当世之心度前朝之事式....虽然一定程度降低了读史的门槛,促进了历史教育的普世性,但是,也造成了读史者引用起来,肆无忌惮、毫无尊重,更有甚者,胡乱引用,错漏百出。
当然,我这样写,也只是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的批评角度来说上一说,评上一评,让我写,我可写不出来,说一说,也勉强能够说上一些典故,但是,我可是个从小学就看《上下五千年》的忠实铁粉,那本书,确实写得很不错,很严谨,比历史课本可读性强,而又不会过分地去渲染,可惜后面再没有再版。反而冠以《上下五千年》之名重写的好多书,落入俗套,望尘莫及。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汉史》,应该还算是一本不错的通史类,它把各任皇帝时间轴串联起来的书籍。想我大汉朝,算上东、西汉加起来,从公元前202年开始,到公元220年,延续422年国运,经历24位皇帝,特别是汉朝作为中国继“秦”王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朝代,封疆裂土、封狼居胥,不仅巩固并扩大了疆土,而且还形成了一个强大而先进、固定并延续下去的文化体系,确实值得后世推崇和承继。
本书站在历史的天空上,用后世人的总结性史观,宏观而客观地,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入手,掺揉正史、野史、传言,用极具现代特色的语言,点评这些历史人物。这种写作的方式,赋予了这些原本距离我们很遥远而又位居极品、高高在上的帝王更多家长里短的“人性”。
比如,讲鸿门宴,是“张良、范增、项伯、项庄、刘备五个明白人,陪项羽这么一个糊涂蛋吃的一顿饭”;讲刘邦死后,吕雉各种残害老刘家子嗣时,“刘邦....当他以灵魂的形式出现,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才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死后的这个世界,是这样的精彩无比”;读后感讲飞将军李广,“纵观李广的一生,他之所以混得这么惨,跟别人都没有关系,没有人能够帮助他,只有他自己能够帮助自己;也没有人害他,只有他自己能够害他自己。所有的事情无论对错,全是李广自己一个人做的,因此所有的后果,都必须由李广自己来承担,这就是所谓的自作自受”,并给李广总结了“持才自傲、铤而走险”“军队无序、脱离时代”“只伸不屈、自寻死路”三宗罪......
汉史读后感4
秦汉时代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真正大一统的中国自此形成,也奠定了后世的版图、文化、政治等基础。提起秦朝,便让人想起“秦王扫六合”的席卷之势,楚汉争霸的英雄故事,而大汉王朝的汉武雄风,独尊儒术,王莽篡汉,光武中兴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历史片段,每一个中国人,甚至对中国稍有常识的外国人都能说上一点秦汉时期的历史梗概与名词。如此看来,秦汉时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
但细细想来,似乎我们知道的也就是这样的秦汉了。不是吗?我们过于依赖那些被简化、提炼的历史名词,或是深深沉浸于太史公传奇而又经典的描写中,而且还自以为知之甚多,其实不过是漂浮于冰海上的扁舟孤旅,只望见那露出水面的壮美冰山一角,隐于水面下的支承部分则远超乎眼光与想象,也是陌生的所在。
譬如,“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豪气冲天的铮铮誓言,似乎是楚人凶悍坚韧的表达,但其背后则是秦朝对整个关东地区人民的高压和不平等待遇,这就解释了为何是由陈胜之辈最先揭竿而起,而项羽旗下对秦朝军队报复行动最为凶狠的也是关东联军。燕赵之地虽多“慷慨悲歌之士”,但显然来自关东的仇恨才是敲响丧钟的最积极力量。而人们关于楚汉争霸中项羽和刘邦形象的一般认识,倾向认为项羽残暴,而刘邦仁慈,这是被“简化”,甚至是被“曲解”的信息。在《秦汉史:帝国的成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这一误区的“揭露”:刘邦部队长期作为项羽麾下成分,参与了大部分屠城,并有不少独立的屠城行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刘邦屠城的暴行,并未选择隐去,但令后人印象深刻的仍然是项羽暴虐不仁的形象,成王败寇的逻辑和断章取义的选择性解读影响了人们对历史正确的认识。
而人们关于楚汉争霸中项羽和刘邦形象的一般认识,倾向认为项羽残暴,而刘邦仁慈,这是被“简化”,甚至是被“曲解”的信息。在《秦汉史:帝国的成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这一误区的“揭露”:刘邦部队长期作为项羽麾下成分,参与了大部分屠城,并有不少独立的屠城行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刘邦屠城的暴行,并未选择隐去,但令后人印象深刻的仍然是项羽暴虐不仁的形象,成王败寇的逻辑和断章取义的选择性解读影响了人们对历史正确的认识。
从欣赏的角度,《史记》《汉书》都是阅读的精品,作为教训、故事,二者也可以提供足够的资料,但要了解真实、宏观、完整的秦汉时代,仅仅依靠史书墨迹是不够的。虽然伟大的史家们身处信息来源不广、采集史料艰难的古代,能有如此鸿篇已属不易,但要在现在对历史作科学的正视,则必须从多方面的信息来解读和还原。现代历史学者们是幸运的,不仅拥有史籍作为基本参照,还有愈加繁多的科学手段用以丰富古代世界的信息,及时的考古发现也补充了史料的空白,印证史书的记录。《秦汉史:帝国的成立》一书就将秦汉时代气候、地理等方面的信息同当时社会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那些纵然是历史,却又形成了立体的活动的世界;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则让“疑史”成为信史,使研究的歧路更少,也增添了人们对古代史家们的敬佩,而那种实物印证“流言”的快感则应是莫能形容的兴奋吧。
汉史读后感5
作者王子今,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长,专研于秦汉史,曾著有《秦汉社会史论考》、《中国盗墓史》、《驿道史话》等多部作品。本书主要讲述着秦、汉两朝为未来的朝代奠定了基调,从政治权利到社会经济,从军事制度到思想文化。在这部书中,我读到的是两个朝代的“干货”,帝王的传奇,帝国的建立与扩张,制度的形成等,将封建王朝的本质展现出来。作者将史料记载穿插在《秦汉史》中,作为真凭实据,更加令人信服。另外,增加一些释词故事,如解释“七亡、七死”,同时书中加有黑白插图,反映当时社会的文化形态,如四川成都曾家包汉墓出土画像砖图,表现了当时人的生活情形,甘肃威雷台汉墓出土青铜“天马”,表现了超逸奔放的艺术精神。
与《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相比,两本书的角度不同。《哈》以宏观的大角度来写,地域疆土的扩张,整个中华文明的趋势走向,帝国的建立,中央集权制的诞生。而本书是以全面与具体的角度来讲述历史,将每一个大事件呈现出来。与易中天的《秦并天下》、《汉武的帝国》相比,本书从从时间、事件的连贯、相关性更加强。
内容上,个人来说分为三部分。一方面帝王的传奇。《秦汉史》中,把秦与汉的标志性人物,贡献、大事件一一理清,用史料加以证实。秦始皇统一成就帝国霸业,胡亥勾结赵高和李斯篡改遗诏,秦朝短暂的“寿命”了了收场。楚汉之争,足智多谋的刘邦控制关中,得到诸多能人将士的支持,建立了西汉。西汉时期,文景之治,汉武帝的霸业,对抗匈奴,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之后,西汉又进入过昭宣中兴的时代。公元8元,外戚王莽称帝,西汉灭亡,然而新朝不久,大规模的民众武装反抗运动摧毁了王莽的政权,汉宗室刘秀重新实现统一,建立了东汉。东汉时期,门阀大族、外戚集团、宦官等势力影响着东汉的政治和文化。另一方面,作者呈现着秦与汉的全面性,包括政权,制度的建立,文化,军事等,同时包括战乱、反抗。如在汉景帝三年时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然而凭借着文景之政的稳定根基迅速平定叛乱。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东汉的党锢之祸,复杂的民族关系,周边各民族文化也在书中。第三方面,书中最后的一篇,将秦与汉联系在一起,从宗教、观念、精神、文化等方面描述早期帝国的生活社会风貌。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汉史读后感多篇6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