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研究宣传,着力加强思想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理论氛围、舆论氛围、文化氛围和社会氛围,开发区充分整合辖区资源,依托现有道德讲堂阵地,开展了融道德讲堂、理论讲堂、社科讲堂为一体的“三堂融合”工作,已建成园区党建工作站、堑南村2个示范讲堂,有效实现了原有宣讲阵地领域拓展、内涵提升、合力增强、影响扩大。
一、精心组织部署,确保“三堂融合”工作规范化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县全面推进“三堂融合”工作后,开发区结合本区实际,制定落实方案,精心部署,狠抓落实,确保“三堂融合”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各街道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先行的要求,已利用现有辖区道德讲堂阵地建成了一个街道级示范讲堂,目前均已正常开展宣讲活动。
二是推进阵地建设。按照县《“三堂融合”工作实施意见》,在全区各村、社区全面推进“三堂融合”工作,依托现有的 “道德讲堂” ,精心设计制作“道德讲堂”背景、展板、图标等基础设施。在统一面积标准的基础上,我们统一了讲堂的标识、背景和制度,并要求讲堂布置和整体环境相融合。
三是明确活动要求。明确活动次数,各讲堂每年活动不少于18次(每月至少一次理论讲堂、每季度至少一次道德讲堂、每半年一次社科讲堂),并按照排定的活动计划表,常态化开展“三堂融合”宣讲活动。同时根据“三堂融合”工作要实现阵地共建、队伍共用、资源共享、品牌共创的要求,理论讲堂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主题,结合党组织“三会一课”、党员干部冬训和党员集中培训等载体进行;道德讲堂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敬诚善”为主题,按照规范流程进行;社科讲堂以普及传播社会科学知识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科学知识讲座和活动。要求各相关部门、单位着力提高标准化的道德讲堂活动流程、软硬件建设,年内开展活动次数不少于6次。
二、组建宣讲队伍,确保“三堂融合”工作专业化
为了让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干部群众喜学、乐学,开发区组建“爱讲团”,开展“点对点”、“点对群”的集中宣讲和流动宣讲,为基层群众备足“精神大餐”。
组建队伍。开发区充分挖掘人才资料,成立了由专家领导、党政干部、百姓名嘴、宣讲志愿者组成的开发区“爱讲团”。同时各街道、村居也成立宣讲小分队,并在排定年度宣讲计划时,合理设置宣讲内容,及时调整师资队伍,确保宣讲效果。
专题备课。为使宣讲工作更具“时代特征、开发区特色、年度特点”,开发区积极“备课”, 围绕基层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专家集中培训、百姓名嘴专题备课,做到了宣讲内容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真正为基层党员群众所接受。同时对内容精心策划、认真梳理,印发《冬训宣讲内容资料汇编》(包括党的十九大精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省、市、县全委会精神等)、图解党的十九大精神、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宣传手册等,组织基层集中学习。
以赛代训。为进一步夯实宣讲志愿者的基本功,提高宣讲水平,组织开展“草根上讲堂 乡音传理论”微型党课比赛、“核心价值观 践行在我家”家风家训演讲比赛、“改革开放四十年 民富国强展新颜”演讲比赛等。通过比赛,不仅为宣讲志愿者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更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实现了“以赛代训,以赛促学”的新型培训方式,达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比赛中锻炼宣讲技巧、锻炼宣讲胆量,从而更好服务“三堂融合”宣讲工作。
三、创新宣讲载体,确保“三堂融合”工作体系化
开发区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开通“宣讲直通车”,大力推进宣讲形式、宣讲载体和评价创新,扩大了宣讲覆盖面,不断提高“三堂融合”实效。
直通宣讲。开发区爱讲团成员以3-5人编组分队,开通“宣讲直通车”,进企业、进车间、进农村、进社区、进农家、进校园开展“直通宣讲”,将以前“授课式宣讲”转变为“互动式宣讲”,让“大政策”更“接地气”、让“小道理”更深入人心,将宣讲内容零距离传递到千家万户,”让“宣讲直通车”直达基层、直达老百姓的心坎。
文艺宣讲。组织基层宣讲爱好者和民间文化志愿者,将党的创新理论、好人故事、社科内容等创作成说唱、快板、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供基层单位点单预约。开通“幸福直通车”,送文艺到基层,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让基层党员群众领会宣讲内容,做到入脑入心、耳熟能详。
效果评价。为推动党“三堂融合”工作取得实效,坚持宣讲主题贴近百姓需求,努力提供“点单式”服务,为开发区“爱讲团”获得第一手的宣讲效果反馈情况,开发区精心设计“爱讲团”宣讲测评表,从宣讲内容、宣讲形式、宣讲效果三个方面对宣讲情况进行测评,在每场宣讲后,现场发放,准确反映受众需求。通过上述测评过程和结果反馈,让“爱讲团”成员能够及时调整宣讲思路和方法,不断优化宣讲实效,让宣讲更加接“地气”、聚“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