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郭海华
10月8日,我有幸聆听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王艳玲副校长的讲座。本次活动首先观看了王校长的一节录像课,然后王校长结合这节课对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虽然短短的一上午,但感觉收获颇多。
王校长说,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学习数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不是让学生记住公式,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怎样才能学会、学好。那么,如何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呢?
1、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课标》中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的表达从课堂教学情境中扩展开去,改变教师“包讲”或者学生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不敢想也不善于想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结构的建构的过程。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时,教师不急于讲解算法,而是引导学生,想办法算出自己的课桌面的周长,并说说自己的理由。这样教学,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留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往往能表达出老师可能表达不了的,感悟出老师感悟不到的东西,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紧扣生活实际,开展探究活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实践性的题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如学习“统计初步知识”前,组织学生调查市场的价格信息或了解家庭成员的年龄状况等,上课时把这些信息、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又例如,在教学“千克和克”前,让学生到超市,称一称,拎一拎,掂一掂。课堂中让学生根据已知的,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解决。
3、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数学化”是指学习者从自己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己的反思,得出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得出数学知识的过程。确实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是与新课程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作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展现教材的丰富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再创造”,激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逐步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与应用,让学生在多向交流、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之外,让学生经历了一个“非正规化”到“正规化”的过程,经历了一个从“个性化”到“大众化”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将新知识转化到已有知识结构中去学”,同时让学生也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
4、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成功体验。
合作探究能促进学生思想感情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实践证明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中学生根据系统材料和问题开展讨论交流,使学生都能得到帮助提高。群体之间互补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以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听取别人的意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让学生分享合作学习的成功。
通过聆听王校长的讲座,然后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感觉自己在课堂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还没有真正发挥出一个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在教学中,总是放不开,教师引领的过多,有时急于求成,不能给学生真正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中,也没有真正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只重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转变观念,我要时刻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他们的智力得到最大的开发;还学生表达的自由,让他们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张扬;还学生心灵的自由,让他们的智慧得到发展;还学生体验的自由,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挖掘。